宝宝龋齿可能由长期奶瓶喂养、高糖饮食摄入、口腔清洁不足、牙釉质发育不良、变形链球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奶瓶喂养:夜间持续使用奶瓶喂养可能导致乳汁或配方奶滞留口腔,糖分被细菌分解产酸腐蚀牙面。建议戒除夜奶习惯,一岁后逐步过渡到杯子饮水,喂养后及时用纱布清洁牙龈。
2、糖分摄入:频繁进食饼干、糖果等黏性高糖食物会延长酸性环境持续时间。限制加餐频率,选择苹果、胡萝卜等需要咀嚼的蔬果作为零食,两餐间饮用白开水冲刷口腔。
3、清洁缺失:乳牙萌出后未建立刷牙习惯会导致菌斑堆积。第一颗乳牙萌出即需使用儿童牙刷清洁,三岁前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家长应帮助完成每日两次的圆弧刷牙法。
4、釉质缺陷:孕期缺钙或早产可能导致牙釉质矿化不全。这类牙齿更易被酸性物质侵蚀,需定期涂氟强化釉质,必要时进行乳牙预成冠修复保护薄弱牙体。
5、细菌感染:主要致病菌变形链球菌可通过成人唾液传播。避免共用餐具、咀嚼喂食等行为,母亲需治疗自身龋齿,儿童可接受专业菌斑染色指导提高刷牙效果。
保持均衡饮食结构,增加乳制品、绿叶蔬菜等富含钙磷的食物摄入,控制果汁摄入量每日不超过120毫升。鼓励饭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每三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发现早期龋损及时进行非创伤性修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