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疗法、穴位贴敷、拔罐疗法、饮食调理等方式治疗。慢性荨麻疹通常由风邪侵袭、气血不足、湿热内蕴、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
风邪袭表型常用消风散加减,气血两虚型选用当归饮子,湿热蕴肤型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方。临床常用防风、蝉蜕、当归等药物疏风止痒,黄芪、白术等健脾益气,黄芩、栀子等清热利湿。需根据舌脉辨证调整方剂,疗程一般持续4-8周。
选取曲池、血海、三阴交等主穴配合局部围刺,风热证加风池穴,血虚证加足三里。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隔日治疗1次。研究表明针灸可通过调节组胺释放和免疫球蛋白E水平改善症状,连续治疗2个月有效率可达75%。
将白鲜皮、地肤子等研磨成粉,用醋调敷于神阙穴或大椎穴。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发挥祛风解毒作用,每次贴敷4-6小时,每周3次。对药物过敏者改用艾条悬灸上述穴位,能温通经络改善皮肤微循环。
在背部膀胱经走罐配合肺俞、脾俞留罐5分钟,可疏通卫气、祛除风邪。瘀血体质者采用刺络拔罐,在委中穴点刺出血后拔罐,每周2次。注意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治疗后需避风保暖。
忌食海鲜、羊肉等发物,湿热体质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推荐薏苡仁山药粥健脾祛湿,冬瓜赤小豆汤利水消肿,百合银耳羹滋阴润燥。合并脾胃虚弱者可日常饮用陈皮山楂茶帮助运化。
中医治疗期间需记录风团发作时间与诱因,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保持作息规律,情绪平稳,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适当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促进气机流通,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喉头水肿需立即就医。慢性荨麻疹患者可长期服用玉屏风散增强卫表功能,配合艾叶煮水外洗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