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起功能障碍可通过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等药物治疗,通常由心理压力、血管病变、激素失衡、神经损伤、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西地那非:
西地那非属于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增加阴茎海绵体血流改善勃起功能。该药物需在性活动前30-60分钟服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面部潮红。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硝酸酯类药物联用。
2、他达拉非:
他达拉非作用持续时间长达36小时,适合需要自然性生活的患者。药物通过松弛平滑肌促进血流灌注,可能出现肌肉疼痛、消化不良等反应。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禁止与α受体阻滞剂同时使用。
3、伐地那非:
伐地那非起效时间约25分钟,对轻中度勃起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其选择性抑制PDE5酶改善勃起硬度,可能引发鼻塞、视觉异常等副作用。用药期间需限制酒精摄入,视网膜病变患者慎用。
4、血管性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或静脉闭锁不全可能导致勃起障碍,通常表现为晨勃消失、勃起维持困难。除药物治疗外需控制血压血糖,严重病例可考虑阴茎血管重建术或假体植入术。
5、心理性因素: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会抑制勃起功能,常伴随性欲减退、早泄等症状。认知行为疗法结合盆底肌训练可改善症状,配偶参与治疗能增强干预效果。
日常饮食可增加牡蛎、坚果等富含锌元素食物,规律进行深蹲、快走等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避免长期骑行压迫会阴部,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调节激素水平。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需进行夜间勃起监测和性激素检查,糖尿病患者应每半年评估阴茎血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