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与达泊西汀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适应症、作用机制、起效时间、代谢途径和不良反应五个方面。
帕罗西汀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和强迫症等精神疾病,属于长期服用的抗抑郁药物。达泊西汀则专门用于治疗早泄,属于按需服用的速效药物。
帕罗西汀通过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发挥抗抑郁作用,需连续服用2-4周起效。达泊西汀同样作用于5-羟色胺系统,但通过短暂增强神经递质浓度延迟射精,单次服药1-3小时即可起效。
帕罗西汀经肝脏CYP2D6酶代谢,半衰期约21小时,每日固定剂量服用。达泊西汀代谢更快,半衰期仅1.5小时,需在性活动前1-3小时服用,24小时内不超过1次。
帕罗西汀常见嗜睡、体重增加和性功能障碍等持续副作用。达泊西汀多引起短暂头晕、恶心,与酒精同服会加重不良反应。
帕罗西汀禁用于双相情感障碍和青光眼患者,妊娠期需评估风险。达泊西汀禁用于中重度肝损伤患者,心脏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两种药物均需医生指导使用,帕罗西汀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情绪状态,避免突然停药。达泊西汀建议配合行为疗法,避免与硝酸酯类药物联用。日常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用药期间出现心悸或持续头晕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