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手术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方式治疗。肠息肉可能与长期高脂饮食、肠道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腹痛等症状。
患者需提前3天进食无渣流质饮食,术前12小时禁食禁水。医生会进行肠镜复查确认息肉位置,评估基底宽度及浸润深度。凝血功能异常者需提前纠正,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至安全范围。
多数采用静脉全身麻醉,对于小型息肉可选择局部麻醉。麻醉师会根据患者心肺功能调整用药方案,常用丙泊酚、芬太尼等药物。术中持续监测血氧、心率等生命体征。
直径<2cm的息肉使用圈套器电切,>2cm的广基息肉采用分片切除法。术中使用氩气刀或高频电刀止血,创面喷洒肾上腺素稀释液。特殊位置的直肠息肉可能需钛夹封闭创面。
切除组织立即用福尔马林固定送检,病理科进行冰冻切片诊断。广基息肉需标注基底切缘,多发息肉要分瓶标记位置。病理报告需明确息肉性质、上皮内瘤变分级等信息。
术后卧床6小时监测腹部体征,24小时内禁食。并发症观察重点包括迟发性出血、肠穿孔等,出现剧烈腹痛需立即CT检查。创面较大者需延迟进食至72小时后,逐步过渡到低纤维饮食。
术后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及提重物,饮食从米汤、蒸蛋逐步过渡到软烂食物。定期复查肠镜监测复发情况,高危患者需每年随访。日常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补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