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需注意伤口护理、疼痛管理、活动恢复、饮食调整及心理调适,避免感染并促进身体机能恢复。
术后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使用无菌敷料覆盖,遵医嘱更换。避免抓挠或剧烈摩擦伤口,淋浴时可用防水贴保护。若出现发热、切口剧痛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医。
麻醉消退后可能出现宫缩痛和切口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物。采取侧卧屈膝体位减轻腹部张力,用枕头支撑腰部。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需排除感染可能。
术后6小时可尝试翻身,24小时后逐步下床活动预防血栓。初期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可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两周内禁止驾驶,六周内避免性生活及高强度锻炼。
术后6小时禁食后从流质饮食过渡,选择小米粥、南瓜汤等易消化食物。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鱼肉、鸡蛋促进伤口愈合,补充菠菜、红枣预防贫血。避免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
关注产后情绪变化,与家人分担育儿压力。睡眠不足可能加重焦虑,可利用婴儿睡眠间隙休息。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失眠或厌食需警惕产后抑郁,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剖宫产恢复期需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ml,逐步增加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哺乳期妇女应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定期复查子宫复旧情况,术后42天进行妇科检查评估恢复状态。保持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迫,使用收腹带需遵医嘱控制佩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