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疼痛可能由肌肉拉伤、运动损伤、疝气、泌尿系统感染、腰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理疗、抗炎药物、疝修补术、抗生素治疗、腰椎牵引等方式治疗。
1、肌肉拉伤:
剧烈运动或突然扭转动作可能导致腹股沟区域肌肉纤维撕裂。典型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咳嗽或打喷嚏时疼痛加剧。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冰敷,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建议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髋关节内收肌群拉伸训练。
2、运动损伤:
足球、冰球等需要频繁变向的运动易造成腹股沟区域慢性劳损。长期过度使用会使肌腱附着点出现炎症反应,可能伴随腹股沟韧带松弛。运动前后应充分热身髋关节,训练后采用泡沫轴放松内收肌群。疼痛持续时可选择冲击波治疗促进组织修复。
3、疝气:
腹股沟疝与腹壁肌肉薄弱有关,可能表现为站立时腹股沟区包块突出,平卧后消失。咳嗽试验阳性是典型体征,严重者可发生肠管嵌顿导致剧烈疼痛。早期可使用疝气带临时固定,确诊后需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或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4、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前列腺炎可能放射至腹股沟区域产生钝痛,常伴随尿频尿急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经验性治疗可选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等抗生素,同时需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冲刷尿路。
5、腰椎间盘突出:
L4-L5节段神经根受压可能引起腹股沟区牵涉痛,通常伴有下肢麻木或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提示神经根刺激,MRI可明确突出程度。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配合甲钴胺、塞来昔布等药物营养神经,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腹股沟疼痛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以防炎症加重,推荐摄入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每日进行10分钟髋关节环绕运动改善局部循环,睡眠时在膝下垫枕减轻腹股沟张力。若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发热、血尿等警示症状,需立即至普外科或骨科就诊排查急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