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子宫肌瘤可能由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干细胞突变、血管生成异常、免疫调节失衡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月经异常、盆腔压迫感、贫血、不孕、排尿困难等症状。
1、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是最常见症状,严重者可致贫血。肌瘤增大可能压迫子宫内膜,干扰子宫收缩止血功能。建议记录月经周期,贫血者需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
2、盆腔压迫:较大肌瘤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引发便秘。下腹坠胀感在体位改变时明显,晨起空腹触诊可及活动性包块。凯格尔运动能缓解盆腔压迫症状。
3、生育障碍:黏膜下肌瘤易导致胚胎着床失败或流产,肌壁间肌瘤可能改变宫腔形态。备孕前需评估肌瘤位置大小,必要时行宫腔镜肌瘤剔除术或腹腔镜手术。
4、疼痛症状:肌瘤变性可引起急性腹痛,带蒂肌瘤扭转导致剧烈绞痛。慢性盆腔痛多与肌瘤压迫神经相关,热敷和低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
5、特殊表现:浆膜下肌瘤增大可能压迫输尿管致肾积水,宫颈肌瘤易引起性交出血。罕见情况下肌瘤恶变为肉瘤,需警惕短期内迅速增大伴CA125升高。
日常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红肉摄入,适量食用亚麻籽和豆制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快走,避免增加腹压的剧烈运动。定期妇科检查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超声监测,绝经后肌瘤持续增长需及时就诊排除恶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