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可能由激素水平异常、慢性炎症刺激、子宫内膜损伤、肥胖、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保守治疗、宫腔镜手术切除、中医调理、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
1、激素失衡:雌激素水平过高会刺激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带蒂的赘生物。这类息肉通常伴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调整内分泌可口服黄体酮、地屈孕酮等药物,同时减少豆制品等高雌激素食物摄入。
2、炎症刺激:长期妇科炎症如子宫内膜炎会导致内膜防御机制受损。患者常见白带异常、同房出血等症状。需针对病原体使用甲硝唑、多西环素等抗生素,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炎症吸收。
3、内膜损伤:多次宫腔操作如人流术易造成基底层损伤,引发修复性增生。这类息肉多单发且体积较大。宫腔镜电切术能精准切除病灶,术后放置曼月乐环可预防复发。
4、代谢异常:肥胖人群脂肪组织产生的芳香化酶会促进雌激素转化,增加息肉风险。体重指数超过28者需通过低碳饮食、有氧运动减重,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快走或游泳。
5、遗传倾向:PTEN基因突变会导致子宫内膜对激素敏感性改变。有家族史者应每年做阴道超声筛查,发现异常回声团及时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可能。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含香精的卫生用品。月经期可饮用玫瑰花茶、藏红花茶等活血化瘀代茶饮,忌食生冷辛辣。术后三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复查超声确认无残留后每半年随访一次。规律进行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力,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