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后壁增厚可通过抗生素、抗过敏药物、黏液溶解剂、糖皮质激素、中成药等药物治疗。该症状可能与慢性炎症、过敏反应、胃酸反流、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因素有关。
1、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鼻咽后壁增厚需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克拉霉素等抗生素控制炎症。慢性鼻咽炎患者需完成足疗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
2、抗过敏药物:过敏性鼻炎导致的黏膜水肿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孟鲁司特等抗组胺药。季节性发作患者建议提前2周预防性用药。
3、黏液调节剂:痰液黏稠者可口服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促进分泌物排出。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效果更佳,每日2-3次可减轻局部刺激。
4、激素控制:顽固性炎症可短期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或泼尼松口服。糖皮质激素能快速缓解黏膜肿胀,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周。
5、中成药调理:鼻渊舒口服液、千柏鼻炎片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者可用玉屏风散加减,疗程需持续1-3个月。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40%-60%,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游泳时佩戴鼻夹防止呛水,晨起用温水漱口清洁鼻咽部。长期症状不缓解需行鼻咽镜排除肿瘤可能,反复出血或持续鼻塞超过2周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