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脚后跟儿疼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5-04-12 10:39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脚后跟疼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运动损伤、体重过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冰敷、足弓支撑、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

1、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和脚趾的厚带状组织,过度使用或长时间站立可能导致其发炎。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活动后减轻。建议减少长时间站立,进行足底筋膜拉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

2、跟骨骨刺:长期足底筋膜牵拉刺激跟骨形成骨性突起,可能与年龄增长或足部结构异常有关。疼痛集中在脚跟底部,行走时加重。穿戴缓冲鞋垫减轻压力,严重时需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或体外冲击波治疗。

3、跟腱炎:跟腱过度负荷引发的炎症,常见于突然增加运动量的人群。表现为脚跟后上方疼痛肿胀,活动时加剧。急性期需停止运动并冰敷,慢性期进行离心性力量训练,口服塞来昔布等药物控制炎症。

4、运动损伤:跑步或跳跃时足部反复冲击地面可能造成微小创伤。选择具有足跟缓冲功能的运动鞋,运动前后充分热身拉伸,疼痛持续超过两周需就医排除应力性骨折。

5、体重过重:超重增加足部负荷,加速足底筋膜和跟骨退化。BMI超过25者建议通过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减重,每日补充钙和维生素D增强骨骼强度。

足部护理需结合饮食调整,增加三文鱼、坚果等抗炎食物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炎症反应。每日进行脚趾抓毛巾、踩网球按摩等足底肌群锻炼,睡眠时使用夜间夹板保持足背屈。选择鞋跟高度2-3厘米、前掌柔软的鞋子,避免赤脚行走。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红肿发热应及时进行X光或MRI检查,排除感染、肿瘤等严重病变。

上一篇:额头长红色痘痘怎么处理 下一篇:侵蚀性葡萄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