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耻骨分离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疼痛评估、功能障碍分析、病史询问等方式诊断。
医生通过触诊评估耻骨联合区域的压痛感和间隙宽度。患者平躺时双腿并拢,医生用拇指按压耻骨联合处,疼痛加剧或触及明显间隙提示分离。骨盆挤压试验和分离试验可进一步确认,挤压骨盆两侧若诱发疼痛为阳性。
X线片可测量耻骨联合间隙大于10毫米即确诊,超声能动态观察韧带损伤情况。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显示耻骨周围韧带撕裂或水肿,适用于复杂病例。影像学能排除骨盆骨折等并发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量化疼痛程度,行走、翻身等动作时评分超过5分需警惕。疼痛多位于耻骨区并向大腿内侧放射,单腿站立或上下楼梯时症状加重。夜间翻身困难是典型表现。
观察步态异常如鸭步或小步挪动,评估起床、如厕等日常活动受限程度。骨盆稳定性测试中,单腿站立时间短于30秒提示功能障碍。部分患者伴随尿失禁或排便困难。
了解分娩方式、产程时长、胎儿体重等高危因素,急产或巨大儿分娩史者风险更高。询问孕晚期是否出现耻骨区隐痛,产后疼痛是否突发加重。既往骨盆外伤史需重点记录。
诊断期间建议穿戴骨盆带稳定关节,避免提重物及双腿不对称动作。康复期可进行桥式运动、凯格尔训练增强核心肌群,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深绿色蔬菜促进韧带修复,疼痛持续需转诊至康复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