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和直肠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变部位、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两者可能由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1、解剖位置:
结肠炎病变范围涵盖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等部位,直肠炎则局限于直肠黏膜。结肠全长约1.5米,直肠仅15-20厘米。解剖差异导致结肠炎可能出现全腹疼痛,直肠炎疼痛多集中于肛门上方10厘米内区域。
2、典型症状:
结肠炎常见腹泻每日超过5次,粪便多呈水样或糊状;直肠炎以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为特征,粪便常带黏液或鲜血。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放射性直肠炎可伴肛门坠胀感。
3、病因差异:
结肠炎多与克罗恩病、细菌感染相关,直肠炎常见于放射性损伤或性传播疾病。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由艰难梭菌引发,淋球菌性直肠炎多见于男男性行为者。两者均可能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诱发。
4、检查方法:
结肠炎需行全结肠镜检查,直肠炎通过肛门镜即可确诊。活检病理显示结肠炎可见隐窝脓肿,直肠炎常见黏膜充血水肿。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对结肠炎活动度评估更具参考价值。
5、治疗方案:
结肠炎需口服美沙拉嗪、泼尼松等药物,重症需静脉注射英夫利昔单抗;直肠炎可采用氢化可的松栓剂局部给药。缺血性结肠炎需禁食补液,细菌性直肠炎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环丙沙星或多西环素。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推荐低渣膳食如白粥、蒸蛋;适量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急性期每日饮水量应达2000毫升,恢复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出现持续发热或血便量超过50毫升/天需立即就医,长期反复发作建议每半年复查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