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毛囊炎可通过保持清洁、局部热敷、外用抗菌药物等方式治疗。外阴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毛发内生、局部摩擦、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1、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毛囊引发炎症,表现为红肿热痛的小脓疱。避免挤压病灶,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控制感染。
2、毛发内生:
剃毛后毛发卷曲生长刺入皮肤,形成红色丘疹伴触痛。暂停剃毛行为,用温热毛巾湿敷促进毛发自然长出,必要时用消毒镊子拔出内生毛发。
3、局部摩擦:
紧身衣物或运动摩擦导致毛囊损伤,出现散在红色丘疹。改穿纯棉透气内裤,减少久坐或剧烈运动,夜间可涂抹红霉素软膏保护创面。
4、免疫力下降:
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易反复发作,病灶周围可能出现卫星状小脓点。控制基础疾病,每日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增强皮肤修复能力。
5、卫生习惯不良:
经期卫生巾更换不及时或如厕清洁不足,导致细菌滋生。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
日常需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裤,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时需及时就医,严重者可能需口服头孢克洛或多西环素进行系统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