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窦炎可通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克拉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可能与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前额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状。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额窦炎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可覆盖常见致病菌,头孢克肟适用于青霉素过敏者,克拉霉素对非典型病原体有效。用药需足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2、抗过敏药物:
过敏性因素诱发的额窦炎可配合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这类药物能减轻黏膜水肿,缓解鼻塞症状,需连续使用至过敏原接触期结束。
3、黏液溶解剂: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乙酰半胱氨酸可稀释鼻腔分泌物。通过降低黏液黏稠度促进引流,改善额窦通气功能,需配合鼻腔冲洗增强效果。
4、局部减充血剂:
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短期使用能收缩血管。快速缓解鼻黏膜肿胀,但连续应用不超过7天,避免反跳性充血导致药物性鼻炎。
5、中药辅助:
鼻渊舒口服液、香菊胶囊具有通窍功效。含辛夷、苍耳子等成分可减轻炎症反应,适合慢性额窦炎患者配合西药使用。
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每日饮用1500ml温水稀释分泌物。饮食选择南瓜粥、百合银耳羹等润燥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恢复期可进行鼻腔蒸汽吸入,用生理盐水冲洗每日2次。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高热、视力改变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必要时行鼻窦CT评估是否需内镜手术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