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可通过冷敷止血、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玻璃体切割术、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眼底出血通常由外伤、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原因引起。
1、冷敷止血:
急性期可采用冰袋冷敷眼睑10-15分钟,每日3-4次,通过低温促进血管收缩减少渗血。需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用干净纱布包裹后外敷。该方法适用于外伤导致的结膜下出血,48小时后应改为热敷促进吸收。
2、药物治疗:
针对病理性出血可使用止血敏、云南白药胶囊、血塞通等改善微循环药物。高血压患者需联合硝苯地平、厄贝沙坦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需用羟苯磺酸钙修复血管内皮。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抗凝药物联用。
3、激光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术封闭渗漏血管,每次治疗间隔4-6周。视网膜静脉阻塞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通过532nm激光凝固无灌注区。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OCT观察黄斑水肿情况。
4、玻璃体切割:
严重玻璃体积血需行23G微创玻切手术清除血块,合并视网膜脱离时联合硅油填充。黄斑前膜患者需进行内界膜剥离术,术后保持俯卧位1-2周。该手术需在显微镜下操作,术后感染风险需重点防范。
5、中医调理:
肝肾阴虚型可用杞菊地黄丸,气滞血瘀型选用血府逐瘀汤,配合菊花、决明子代茶饮。针灸选取睛明、承泣、太阳等穴位,耳穴压豆取肝、目1、目2等反射区。治疗期间忌食辛辣,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
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血压<140/90mmHg,空腹血糖<7mmol/L,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增加蓝莓、菠菜、三文鱼等富含花青素和Ω-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用力揉眼或剧烈咳嗽。出血量较大伴视力骤降时需24小时内急诊处理,长期反复出血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眼底荧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