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可通过小米粥、山药、南瓜等饮食调理,配合规律进食、避免刺激食物等方式养护胃部。慢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食不当、药物刺激、精神压力、胆汁反流等因素引起。
1、主食选择:
小米粥富含维生素B族和膳食纤维,能形成胃黏膜保护层,减少胃酸刺激。燕麦片易消化且含β-葡聚糖,可缓解胃部炎症。软烂面条等低酸性面食适合作为基础主食,避免糯米类难消化食物加重胃负担。
2、蔬菜搭配:
南瓜含果胶可吸附有害物质,蒸煮后更易吸收。山药中的黏蛋白能促进黏膜修复,建议蒸食或炖汤。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煮熟后有助于胃部修复,避免生食刺激胃酸分泌。
3、蛋白质来源:
清蒸鱼肉提供优质蛋白且脂肪含量低,比红肉更易消化。鸡蛋羹质地柔软,蛋白质利用率高。豆腐等豆制品需充分加热,避免产气豆类引发腹胀。
4、水果摄入:
香蕉含5-羟色胺前体可舒缓胃部不适,选择成熟度高的品种。苹果蒸熟后鞣酸含量降低,具有收敛作用。木瓜蛋白酶辅助蛋白质分解,饭前少量食用可促进消化。
5、饮品选择:
温热的蒲公英茶含绿原酸,具有抗炎作用。低脂牛奶可短暂中和胃酸,但乳糖不耐者需谨慎。生姜红枣茶能改善胃部血液循环,注意生姜用量避免刺激。
慢性胃炎患者需建立少食多餐模式,每日5-6餐控制单次进食量。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禁用油炸烧烤。餐后30分钟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胃痛持续加重或出现黑便时应及时胃镜检查排除溃疡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