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肝炎可通过人工肝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并发症管理、肝移植等方式治疗。急性重症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毒性、自身免疫反应、酒精滥用、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人工肝支持:
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是常用的人工肝支持手段,能暂时替代肝脏功能,清除体内毒素。治疗需在重症监护条件下进行,通过体外循环装置过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为肝细胞再生争取时间。
2、抗病毒治疗:
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需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脏炎症反应,但需早期足疗程使用才能改善预后。
3、免疫调节: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适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抑制过度免疫反应。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感染风险,配合护肝药物如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使用。
4、并发症管理:
肝性脑病患者需用乳果糖降低血氨,消化道出血者需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腹水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配合利尿剂螺内酯治疗,必要时行腹腔穿刺引流。
5、肝移植评估:
符合米兰标准的终末期患者可考虑活体肝移植或尸体肝移植。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0.5g/kg体重,优先选择植物蛋白。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等低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注意预防感染,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大便通畅。黄疸消退后可逐步增加鱼肉、燕麦等易消化食物,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属需学习基本护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