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和肾阳虚是中医肾虚的两种常见证型,临床表现各有特点。肾阴虚主要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肾阳虚常见畏寒肢冷、腰膝冷痛、性功能减退。
1、阴虚潮热:肾阴虚患者体内阴液不足,阳气相对亢盛,表现为午后或夜间潮热、两颧发红。伴随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可通过滋阴降火调理,推荐食用银耳、百合、石斛等养阴食材。
2、阳虚畏寒:肾阳亏虚导致温煦功能减弱,出现手足不温、喜暖恶寒。常见夜尿频多、小便清长,宜用温补肾阳之法,日常可食用羊肉、韭菜、肉桂等温性食物,避免生冷饮食。
3、阴虚盗汗:肾阴不足致虚热内生,夜间阴气当至不至,出现睡中汗出、醒后即止。伴有心烦失眠、耳鸣如蝉,建议保持居室通风,选择麦冬、玉竹等滋阴药材代茶饮。
4、阳虚水肿:肾阳虚弱不能化气行水,可见颜面或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晨起眼睑肿胀明显,与脾阳不足相关,需适度运动促进气血运行,艾灸关元、命门等穴位有助改善。
5、性功能障碍:肾阴虚者多伴梦遗滑精、阳强易举;肾阳虚常见阳痿早泄、性欲淡漠。两者均需节制房事,阴虚者可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阳虚者适合两手攀足固肾腰招式。
肾虚调理需辨证施治,阴虚者忌辛辣燥热,阳虚者避寒凉生冷。适度进行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运动,配合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材。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至中医科就诊,避免自行滥用壮阳或泻火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