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药可通过苯海拉明、茶苯海明、地芬尼多等药物缓解症状,通常由前庭功能紊乱、视觉信号冲突、自主神经失调等因素引起。
1、抗组胺药:苯海拉明通过抑制前庭神经传递减轻眩晕感,适合短途旅行使用。茶苯海明作为衍生物,兼具抗胆碱能作用,可减少恶心呕吐反应。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副作用。
2、抗胆碱药:东莨菪碱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受体抑制胃肠蠕动,对旋转性眩晕效果显著。贴剂形式可持续释放药物6-72小时,但可能引发瞳孔散大或排尿困难,青光眼患者禁用。
3、多巴胺拮抗剂:地芬尼多调节前庭-自主神经通路,改善运动病引起的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片剂需在乘车前30分钟服用,重复给药需间隔4小时以上。
4、钙离子拮抗剂:桂利嗪增强脑血流灌注,缓解因内耳微循环障碍导致的头晕。长期服用需监测肝功能,与降压药联用可能增强疗效。
5、中成药制剂:眩晕宁片含泽泻、白术等成分,通过健脾利湿改善晕动症。生姜提取物胶囊可抑制胃肠逆蠕动,适合轻度症状或儿童使用。
乘车前避免高脂饮食,选择靠窗座位减少视觉晃动,佩戴防晕车手环按压内关穴。持续呕吐超过12小时或出现脱水症状需急诊补液治疗,糖尿病患者慎用含糖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