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补牙后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调整、疼痛管理、定期复查及异常症状观察。科学护理能延长补牙材料寿命,降低继发龋风险。
1、口腔清洁:补牙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之后使用软毛牙刷每日清洁2次,含氟牙膏可增强牙釉质抗龋能力。牙线清洁邻面食物残渣,避免使用牙签防止材料脱落。学龄前儿童需家长辅助完成口腔护理。
2、饮食调整:术后2小时禁食,24小时内避免过硬、过黏食物如坚果、口香糖。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牛奶、米糊,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控制甜食摄入频率,酸性饮料需用吸管饮用减少牙齿接触。
3、疼痛管理:轻微敏感属正常现象,冷敷可缓解肿胀。持续性疼痛可能与继发龋或材料过高有关,需及时调磨咬合面。布洛芬混悬液可短期镇痛,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品防止出血风险。
4、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专业检查,通过牙科显微镜早期发现微渗漏。氟保护漆每季度涂布可预防新龋,窝沟封闭适用于恒磨牙。数字化X光片能监测邻面龋坏进展。
5、异常观察:材料脱落需48小时内重新修补,防止细菌侵入。牙龈红肿伴异味提示牙龈炎,可用氯己定含漱液消炎。夜间磨牙患者建议佩戴咬合垫,避免复合树脂材料碎裂。
补牙后应建立长期口腔健康管理计划,每日保证300ml牛奶补充钙质,咀嚼苹果、胡萝卜等纤维食物促进颌骨发育。建议每周3次游泳等非对抗性运动,避免牙齿外伤。家长需帮助6岁以下儿童使用牙线棒清洁后牙区,睡前使用含氟漱口水可降低20%龋齿发生率。出现咬合不适或牙龈出血超过3天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