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可通过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外用润肤剂等方式治疗。皮炎通常由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受损、微生物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瘙痒和红肿,适用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这类药物需避免与中枢抑制剂联用,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嗜睡副作用。
2、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软膏、曲安奈德等中弱效制剂适合面部皮炎,倍他米松等强效制剂用于顽固性皮损。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皮肤萎缩,面部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
3、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通过抑制T细胞活性治疗特应性皮炎。用药后需避光,可能出现局部灼热感,不建议用于急性渗出期皮损。
4、抗生素: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皮炎。使用前需清洁创面,细菌性皮炎需完成7-10天疗程以防耐药。
5、外用润肤剂: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可修复皮肤屏障,尿素软膏能缓解角化性皮炎。建议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冬季需增加使用频次至每日3-4次。
治疗期间需避免搔抓患处,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减少沐浴露使用频率。合并渗出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慢性皮炎患者建议定期进行皮肤屏障功能检测。日常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E,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皮肤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