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路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对症药物缓解症状、中药辅助、生活方式调整、预防复发等方式干预。该病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1、抗生素治疗:细菌性尿路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疗程通常3-7天,复杂感染需延长至14天。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
2、解痉止痛:尿频尿急症状明显时可使用M受体阻滞剂如索利那新,伴排尿困难可选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严重疼痛可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
3、中药调理:湿热下注型可选用八正散、三金片等清热利湿方剂。反复发作的慢性患者适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中药需辨证使用,与抗生素联用时应间隔2小时服用。
4、饮水管理: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3000ml,保持尿量达1500ml以上。建议分次饮用温开水,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排尿间隔不超过3小时,勿刻意憋尿。
5、预防措施: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注意会阴部清洁。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绝经期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尿道黏膜防御功能。
尿路感染患者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盆浴和公共泳池。饮食宜清淡,多食用冬瓜、薏苡仁等利尿食材,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但急性期需暂停剧烈运动。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腰痛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