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浮肿程度的分级标准主要依据水肿范围、凹陷深度及伴随症状进行临床评估,常用分级包括轻度、中度、重度三级。
1、轻度水肿:水肿局限于足背及踝关节以下,按压后出现2毫米以内凹陷,30秒内恢复。常见于长时间站立、高盐饮食等生理性因素,建议抬高下肢、减少钠盐摄入,每日进行踝泵运动促进静脉回流。
2、中度水肿:水肿扩展至小腿中段,按压凹陷达3-5毫米,恢复时间超过1分钟。可能与静脉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表现为皮肤紧绷感、晨轻暮重。需穿戴医用弹力袜,限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毫升以内。
3、重度水肿:水肿波及大腿或全身,凹陷深度超过5毫米且持续不消退。多与心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病理因素相关,常伴随呼吸困难、腹水。需进行利尿剂治疗如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必要时实施腹腔穿刺术或血液透析。
日常护理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运动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活动,睡眠时垫高下肢15-20厘米。若水肿持续加重或出现尿量减少、胸闷等症状,应立即进行肾功能、心脏超声等专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