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的危害程度与出血原因、范围及是否累及黄斑区密切相关。少量出血可能仅造成飞蚊症或短暂视物模糊,大量出血可导致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甚至永久性视力丧失。黄斑区出血会显著影响中心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基础疾病引起的出血可能反复发作。
1、生理性出血:剧烈咳嗽、呕吐或外伤可能导致结膜下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眼白局部鲜红斑块。这类出血通常1-2周自行吸收,冷敷可加速消退,需避免揉眼和剧烈运动。
2、高血压性出血: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引起视网膜动脉硬化,血管壁脆弱易破裂。患者可能出现视物变形伴头痛,需监测血压并服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同时进行眼底荧光造影评估出血范围。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糖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导致渗出性出血,常伴随视力雾状感。需强化血糖控制,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或阿柏西普,严重者需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4、视网膜静脉阻塞:血栓形成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引发火焰状出血,多见于三高人群。急性期需注射抗VEGF药物减轻水肿,口服羟苯磺酸钙改善微循环,后期可能需视网膜动静脉鞘切开术。
5、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破裂致黄斑区出血,表现为中央视野缺损。除常规抗VEGF治疗外,可联合光动力疗法,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有助于保护视网膜。
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每周进行30分钟以上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饮食增加蓝莓、菠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避免长时间低头动作,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用眼距离,每半年进行一次散瞳眼底检查,突发视力下降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