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主要位于人体右上腹部,体积较大的右叶占据右季肋区和部分上腹部,左叶延伸至剑突下方。这一器官通过韧带固定于膈肌下方,其解剖位置与胃、胆囊等脏器存在密切毗邻关系。
1、解剖定位:肝脏右叶占据腹腔85%体积,上界平第五肋间,下缘通常不超过右侧肋弓。左叶跨越中线至左季肋区,在剑突下3-5cm处可触及,体型消瘦者更易触摸到肝脏边缘。
2、毗邻关系:肝脏上方与膈肌紧密相贴,下方与胃小弯、十二指肠球部相邻。胆囊附着于肝脏脏面的胆囊窝,这种解剖关系使得胆囊炎常引发肝区牵涉痛。
3、体表投影:临床检查时以右侧锁骨中线与肋弓交点为重要标志。肝脏叩诊浊音区从右第五肋间延伸至肋缘,异常增大时浊音界下移,缩小则上移。
4、影像学特征:CT扫描显示肝脏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增强后明显强化。超声检查通过肋间隙观察肝实质回声,门静脉、肝静脉分支构成特征性的"树枝状"影像。
5、变异情况:约2%人群存在内脏反位,此时肝脏完全位于左上腹。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左叶代偿性肥大,右叶萎缩导致位置偏移。
维持肝脏健康需保证每日30g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促进肝脏代谢功能。避免霉变食物摄入,控制精制糖每日不超过25g,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