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B族链球菌GBS感染可通过孕晚期筛查、抗生素预防、疫苗接种、新生儿监测、高危人群管理等方式减少发生。该疾病通常与孕妇生殖道定植、免疫功能低下、早产、胎膜早破、既往GBS感染史等因素相关。
1、孕晚期筛查:所有孕妇应在妊娠35-37周进行阴道-直肠GBS筛查,阳性者需在分娩时接受抗生素预防。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可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导致新生儿暴露风险。
2、抗生素预防:分娩期间静脉注射青霉素可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克林霉素或红霉素替代。抗生素需在产程开始后4小时内给药,确保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3、疫苗接种:针对GBS表面多糖抗原的疫苗正在临床试验阶段,未来可通过主动免疫降低感染风险。孕妇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可经胎盘传输给胎儿,形成双重保护。
4、新生儿监测:对母亲GBS阳性或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需密切观察48小时。出现呼吸急促、喂养困难、体温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进行血培养和腰椎穿刺检查。
5、高危人群管理:糖尿病孕妇、既往分娩GBS感染婴儿者、妊娠期GBS菌尿症患者属于高危人群。这类人群需加强产前随访,建议孕晚期重复筛查,必要时提前住院待产。
预防GBS感染需建立贯穿孕产期的综合防控体系。孕妇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适度进行孕期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医疗机构需规范执行筛查流程,确保抗生素预防的时效性,同时开展孕妇健康教育提升防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