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可通过美托洛尔、普罗帕酮、胺碘酮等药物控制,通常由情绪紧张、过量摄入咖啡因、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肌炎等因素引起。
1、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通过降低心肌兴奋性减少早搏,适用于交感神经过度活跃者。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避免突然停药诱发反跳性心律失常。合并哮喘患者慎用。
2、Ic类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可延长心肌不应期,对房性早搏效果显著。可能出现口干、头晕等不良反应,严重心功能不全者禁用。需定期复查心电图。
3、III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适用于顽固性室性早搏,能延长动作电位时程。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肺纤维化,需每3个月检查甲状腺功能与胸部CT。
4、电解质调节:低钾血症诱发早搏时可口服氯化钾缓释片,镁缺乏者补充门冬氨酸钾镁。建议通过香蕉、菠菜等食物天然补充,血钾维持在4.0-5.0mmol/L为宜。
5、病因治疗:心肌缺血患者需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心肌炎急性期可用辅酶Q10营养心肌。频发室性早搏伴血流动力学改变者,考虑射频消融术治疗。
日常避免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睡眠不足会加重早搏,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突发心悸伴晕厥或胸痛需立即就医,居家可自测脉搏记录早搏频率供医生参考。长期未控制的频发早搏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建议每半年进行心脏超声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