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饮食调整、活动恢复、并发症监测及心理支持。术后恢复期需避免剧烈运动,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1、伤口护理: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术后48小时内避免沾水,遵医嘱更换敷料。若出现发热或伤口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可能。医用胶带过敏者可选用低敏敷料。
2、渐进饮食:
术后24小时禁食后从清流质开始,逐步过渡至米汤、藕粉等低渣饮食。2周后可尝试软烂面条、蒸蛋等半流质,避免豆类、芹菜等高纤维食物。每日少量多餐,进食后观察有无腹胀呕吐。
3、适度活动:
麻醉清醒后即可床上翻身活动,术后3天在搀扶下短距离行走。2周内避免提重物及弯腰动作,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6周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
4、症状监测:
记录每日排气排便情况,警惕持续腹胀、绞痛等肠粘连征兆。监测体温变化,术后3天体温超过38℃需排查腹腔感染。出现呕血或柏油样便应立即就医。
5、心理调适:
术后疼痛可能导致焦虑情绪,可通过音乐疗法缓解。参加病友交流小组,学习使用疼痛评分量表。家属需关注患者情绪波动,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术后康复期建议每日补充乳铁蛋白增强免疫力,选择鳕鱼、鸡胸肉等优质蛋白来源。可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避免饮用碳酸饮料。恢复期体重下降超过5%需营养科会诊,6周后复查腹部CT评估吻合口愈合情况。养成记录排便习惯的习惯,术后1年内避免潜水、蹦极等腹压骤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