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中药调理、止痛药物、局部用药、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卫生习惯不良、性传播疾病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甲硝唑等,需足疗程使用避免耐药性。伴随下腹坠痛、异常分泌物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2、中药调理:湿热瘀结型可选用金刚藤胶囊、妇炎康片等中成药,配合红藤、败酱草等草药煎服。中药能缓解慢性期隐痛,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需持续用药1-3个月。
3、止痛药物:急性发作期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长期疼痛需排查输卵管积水或盆腔粘连等并发症,避免依赖止痛药掩盖病情。
4、局部用药:阴道栓剂如保妇康栓可直达病灶,配合苦参洗剂坐浴改善局部微循环。治疗期间需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穿透气棉质内裤。
5、免疫调节:反复发作者可服用匹多莫德、胸腺肽等免疫增强剂,联合维生素C、锌制剂改善体质。慢性炎症与免疫失衡相关,需加强营养和适度运动提升抵抗力。
日常饮食宜选择富含抗氧化物质的蓝莓、西兰花、深海鱼,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配合腹部热敷促进炎症吸收。急性高热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排除盆腔脓肿等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