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治疗上吐下泻有哪些药物

发布时间:2025-04-18 15:17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上吐下泻可通过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洛哌丁胺等药物缓解症状,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肠道菌群紊乱、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

1、吸附止泻:蒙脱石散通过吸附肠道内病原体及毒素发挥作用,对病毒性或细菌性腹泻均有效。该药物不进入血液循环,安全性较高,儿童孕妇均可使用。用药期间需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

2、补液防脱水:口服补液盐Ⅲ能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预防呕吐腹泻导致的脱水。每袋溶解于250ml温开水中分次服用,婴幼儿可少量多次喂服。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补液治疗。

3、抑制肠蠕动:洛哌丁胺通过减缓肠道蠕动延长内容物滞留时间,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禁用以免毒素滞留,12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胀和便秘。

4、调节菌群:布拉氏酵母菌散可对抗致病菌定植,改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需用40℃以下温水冲服,与抗菌药物间隔3小时服用。乳糖不耐受者慎用含乳糖的益生菌制剂。

5、抗菌治疗:细菌性腹泻需根据病原菌选择诺氟沙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血便、高热症状需就医进行粪便培养,避免自行滥用抗菌药。艰难梭菌感染需选用万古霉素或非达霉素。

腹泻期间选择低渣饮食如米汤、苹果泥,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症状超过48小时或出现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急诊处理。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有助于鉴别感染类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对婴幼儿腹泻诊断具有特异性。

上一篇:鼻子突然流血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西瓜不可以和八种食物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