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肚子疼恶心想吐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服用药物、静脉补液、手术解除梗阻等方式治疗。
短时间内摄入过量生冷、辛辣或变质食物会刺激胃肠黏膜,导致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典型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绞痛,伴随肠鸣音亢进。建议暂停进食6-8小时,饮用温盐水补充电解质,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排气。
柯萨奇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时,除呼吸道症状外常出现上腹隐痛和喷射性呕吐。体温多维持在37.5-38.5℃之间,可能伴有水样腹泻。需保持口腔清洁防止脱水,可服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进食被沙门氏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后,6-24小时内出现剑突下灼痛和频繁呕吐。粪便中可见黏液或血丝,严重时引发低钾血症。治疗需用诺氟沙星、颠茄片、铝碳酸镁,呕吐剧烈者需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
胆结石嵌顿引发右上腹持续性绞痛,疼痛向右肩胛放射,进食油腻食物后呕吐胆汁样液体。查体可见墨菲征阳性,超声显示胆囊壁增厚。轻症可用山莨菪碱、头孢曲松、熊去氧胆酸,反复发作者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肠粘连或肿瘤压迫导致腹部绞痛呈阵发性加剧,呕吐物含粪臭味,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X线显示阶梯状液气平面。需禁食胃肠减压,完全性梗阻应立即行肠粘连松解术或肠造瘘术。
出现持续剧烈腹痛伴呕吐时需禁食并急诊就医。恢复期选择米粥、烂面条等低纤维食物,避免豆类、牛奶等产气食品。每日进行腹部环形按摩促进肠蠕动,呕吐后使用淡盐水漱口保护牙釉质。体温超过38.5℃或出现血便需立即进行血常规和腹部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