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早熟和假性早熟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活状态、性激素来源、发育进程可逆性、骨龄变化、治疗方式等方面区分。真性早熟由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特发性因素引发,假性早熟多与外源性激素暴露或性腺肿瘤相关。
1、轴系激活:真性早熟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激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脉冲分泌增加,促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假性早熟该轴系未启动,性激素来源于外周异常分泌,需通过GnRH激发试验鉴别。
2、激素来源:真性早熟性激素由性腺正常分泌,伴随睾丸/卵巢发育。假性早熟激素多源于肾上腺肿瘤、卵巢囊肿或外源性摄入,如误服避孕药可导致乳房发育,但性腺未同步增大。
3、发育进程:真性早熟呈现持续性、进行性第二性征发育,女性可出现规则月经。假性早熟发育过程可能停滞或反复,去除诱因后体征可消退,如停止接触含雌激素化妆品后乳房发育回缩。
4、骨龄变化:真性早熟骨龄常超前实际年龄2岁以上,骨骺提前闭合影响最终身高。假性早熟骨龄加速不明显,但长期未干预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
5、治疗差异:真性早熟需GnRH类似物抑制轴系活动,常用亮丙瑞林、曲普瑞林。假性早熟应去除诱因,如手术切除分泌激素的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需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
日常需避免接触含激素食品和护肤品,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建议增加跳跃类运动促进骨骼健康,保证每日500ml牛奶及适量深海鱼类摄入。定期监测身高增速和骨龄变化,心理疏导缓解患儿焦虑情绪,建立就诊档案记录 Tanner分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