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辣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电解质、使用肠道黏膜保护剂、服用益生菌、必要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吃辣拉肚子通常由辣椒素刺激肠道、肠道菌群失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食物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暂停摄入辛辣食物,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白粥、馒头等主食,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急性期可尝试BRAT饮食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逐步恢复饮食后增加蒸蛋、嫩叶蔬菜等温和食材。
腹泻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可饮用含糖盐水500ml温水+1.75g盐+10g糖或口服补液盐Ⅲ。椰子水、米汤等天然饮品也能补充钾钠离子,每小时补充100-200ml液体为宜。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并形成保护层,硫糖铝混悬液能覆盖受损黏膜。这类药物需空腹服用,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使用,症状缓解后逐渐减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等益生菌能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建议选择耐胃酸的肠溶胶囊制剂,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服,疗程通常持续2-4周。
持续48小时以上水样便、发热超过38.5℃或便血需就医。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等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腹痛、排便急迫感等症状。医生可能开具洛哌丁胺止泻,或进行肠镜检查。
恢复期每日摄入30g水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魔芋,避免冰饮和酒精刺激肠道。餐后30分钟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肠蠕动,睡眠保持7小时以上。观察2周若症状未完全缓解,建议完善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