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可通过性激素六项、妇科超声、甲状腺功能、宫腔镜检查、凝血功能检测等方式明确原因。月经量少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损伤、甲状腺疾病、宫腔粘连、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1、性激素六项:通过检测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催乳素水平,评估卵巢功能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是否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疾病可导致激素水平紊乱。
2、妇科超声:经阴道或腹部超声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形态及卵泡数量。子宫内膜薄、宫腔粘连、子宫畸形等结构性病变会直接影响月经量,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肌层和内膜情况。
3、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素T3、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可排查甲亢或甲减。甲状腺激素参与调节性激素代谢,甲减患者常见月经稀发、经量减少伴畏寒、乏力等症状。
4、宫腔镜检查:直视下观察宫腔形态及内膜状态,能确诊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变。宫腔镜兼具诊断与治疗功能,术中可同步进行粘连分离或息肉切除。
5、凝血功能: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会导致经血无法正常凝固,表现为经期延长但经量反减少。
日常可适当增加红枣、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配合快走、瑜伽等温和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长期经量过少且伴随闭经、不孕等症状时,需尽早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