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后牙痛可通过调整咬合、冷敷镇痛、口服止痛药、排查继发龋齿、根管治疗等方式缓解。疼痛可能由充填材料刺激、牙髓充血、继发感染、咬合创伤、牙髓炎等因素引起。
充填体过高导致咬合不平衡时,咀嚼会产生异常应力刺激牙周膜。表现为咬合时锐痛,晨起症状明显。需及时复诊调磨充填体高度,使用咬合纸测试调整至正常接触关系。避免长期单侧咀嚼加重颞下颌关节负担。
急性炎症期可采用间歇性冷敷缓解疼痛。将冰袋包裹毛巾后贴敷患侧面部,每次10分钟间隔30分钟。低温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充血,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禁止直接含咬冰块避免冻伤。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可阻断前列腺素合成。适用于中度持续性疼痛,服药后30-60分钟起效。牙髓炎急性发作时可配合甲硝唑控制厌氧菌感染。药物使用不超过3天。
充填体边缘微渗漏可能导致继发龋齿,表现为冷热刺激痛或自发隐痛。可能与窝洞预备不足、隔湿不彻底等因素有关。需通过探诊和X线检查确诊,去除腐质后重新充填,深龋近髓时需垫底保护。
牙髓炎进展期出现夜间痛、放射痛时,需开髓引流消除压力。采用机用镍钛器械清理根管,配合次氯酸钠冲洗消毒。完成根管预备后填入牙胶尖封闭管腔,后期建议全冠修复防止牙体折裂。
术后48小时内避免咀嚼硬物,选择温软食物如鸡蛋羹、燕麦粥。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出现持续跳痛或面部肿胀需立即就诊,剧烈运动可能加重炎症扩散。吸烟饮酒会延缓组织愈合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