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焦虑症可通过帕罗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等药物治疗,通常由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创伤经历、慢性压力、性格特质等原因引起。
帕罗西汀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水平缓解焦虑症状。该药物适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和社交恐惧症,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嗜睡。用药期间需定期评估疗效,避免突然停药。
舍曲林可改善恐惧症患者的回避行为和躯体化症状,起效时间约2-4周。药物相互作用较少,适合合并慢性疾病患者。治疗初期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建议随餐服用。
艾司西酞普兰对惊恐发作和预期性焦虑效果显著,每日一次用药方便。需注意可能引发性功能障碍,老年患者应减量使用。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增强疗效。
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速效药物适用于急性发作,可能与GABA受体过度激活有关,表现为心悸、窒息感等症状。长期使用存在依赖风险,建议短期按需服用。
普萘洛尔可控制表演恐惧症的震颤、出汗等躯体症状,通过阻断肾上腺素受体发挥作用。不适合哮喘患者,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
恐惧焦虑症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中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杀倾向时需立即就医,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更佳,家属应学习非评判性倾听技巧,避免强化患者的回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