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最佳时机需根据视力下降程度、日常生活需求及眼部健康状况综合评估。手术干预通常在矫正视力≤0.5、晶状体混浊影响生活质量时考虑,合并青光眼或视网膜病变需优先处理原发病。
1、视力评估:国际标准建议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5或对比敏感度显著下降时手术。视力障碍导致无法驾驶、阅读或面部识别困难,即使视力未达标准也应考虑手术。糖尿病患者需在血糖稳定期进行。
2、混浊进展:核性白内障出现明显棕褐色混浊,皮质性白内障出现楔形混浊累及瞳孔区,后囊下白内障影响中央视力时需手术。过熟期白内障可能引发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需限期手术。
3、合并症处理: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者需联合房角分离术,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待出血吸收后手术。葡萄膜炎患者需炎症静止3个月以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低于1000个/mm²需谨慎评估。
4、年龄因素:50岁以下患者需排除代谢性疾病,70岁以上需评估心肺功能。过矫型人工晶体适用于60岁以下活跃人群,多焦点晶体需严格筛选视网膜健康者。
5、特殊需求:画家、摄影师等职业对色觉要求高者可早期手术,飞行员需符合民航视力标准。夜间驾驶困难者即使日间视力达标也应手术,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需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营养素,避免蓝莓、黑枸杞等深色食物影响眼底观察。三个月内每日紫外线防护时间超过4小时需佩戴偏振太阳镜,游泳时使用防水护目镜。定期进行OCT检查监测黄斑状态,瑜伽练习避免倒立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