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下腹不适及尿液浑浊。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肾盂肾炎。
1、尿频:排尿次数显著增多,每次尿量减少,昼夜排尿可达10次以上。膀胱黏膜受细菌刺激产生痉挛性收缩,排尿后仍有尿意。保持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可稀释尿液,减少刺激。
2、尿急:突发强烈排尿感,常伴有尿失禁。尿道括约肌受炎症影响导致控制能力下降。建议避免憋尿,及时排空膀胱,穿着透气棉质内裤。
3、尿痛:排尿时尿道灼烧感或刺痛,尤以排尿终末明显。大肠杆菌产生的内毒素直接损伤尿路上皮。温水坐浴可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症状。
4、下腹不适:膀胱区坠胀或隐痛,按压耻骨上区有压痛。炎症导致膀胱壁充血水肿。热敷下腹部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促进血液循环。
5、尿液异常:尿液浑浊呈云雾状,可见絮状沉淀物。细菌繁殖导致脓细胞和脱落上皮增多。观察尿液颜色变化,留取晨起中段尿送检可提高检测准确率。
每日摄入蔓越莓汁300ml或维生素C 500mg可酸化尿液抑制细菌生长,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控制力。出现38℃以上发热或腰痛需立即就医,警惕上尿路感染可能。治疗期间避免咖啡因及酒精摄入,性行为前后注意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