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越抓越痒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神经性皮炎、真菌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组胺药物、局部激素治疗、抗真菌药物、利胆药物等方式缓解。
1、皮肤干燥:角质层水分流失导致屏障功能受损,搔抓会进一步破坏皮脂膜。建议使用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频繁洗澡及过热的水温。
2、过敏反应:接触花粉、尘螨等致敏原引发组胺释放。搔抓会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加重症状。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可阻断过敏反应,冷敷能缓解灼热感。
3、神经性皮炎:长期搔抓形成"瘙痒-搔抓-更痒"的恶性循环。可能与精神紧张相关。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联合行为干预,如佩戴棉质手套减少机械刺激。
4、真菌感染:皮肤癣菌产生的代谢产物诱发炎症反应。搔抓会导致菌丝扩散。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药物需持续使用2-4周,同时煮沸消毒贴身衣物。
5、胆汁淤积:胆盐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常见于肝胆疾病患者。熊去氧胆酸可促进胆汁排泄,严重瘙痒需考虑血浆置换等专科治疗。
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避免辛辣食物及酒精摄入。适度运动可改善皮肤微循环,但出汗后需及时清洁。持续瘙痒超过两周或伴随皮疹、黄疸需排查系统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