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膏可通过清洁创面、薄涂药膏、覆盖保护、避免压迫、观察恢复等方式处理。烫伤通常由高温物体接触、热液泼洒、火焰灼烧、化学物质腐蚀、电流损伤等原因引起。
1、清洁创面:睡前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清除表面分泌物和残留药膏。动作需轻柔避免摩擦损伤新生表皮,水温控制在25-30℃为宜。清洁后使用无菌纱布轻拍吸干水分,不可用力擦拭。
2、薄涂药膏:取豌豆大小烫伤膏均匀涂抹,厚度以覆盖创面为准。磺胺嘧啶银乳膏、湿润烧伤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药物需避开眼周黏膜。涂抹范围需超出创缘1cm,指腹打圈按摩至半透明状。
3、覆盖保护:选用无菌油纱或硅胶敷料覆盖,边缘用抗过敏胶布固定。水疱未破时保留疱皮作为天然敷料,已破溃水疱需剪除游离表皮。敷料应具备透气性,夜间翻身时注意避免敷料移位。
4、避免压迫:采取健侧卧位或仰卧位,用软枕垫高患肢。关节部位烫伤可用支具保持功能位,躯干烫伤避免穿着紧身衣物。床单选用纯棉材质,每2小时检查受压部位血液循环。
5、观察恢复:夜间醒来时检查敷料渗液情况,渗出量超过敷料50%需更换。创面出现跳痛、红肿扩散或发热症状应立即就医。浅二度烫伤7-10天可愈合,深二度需3-4周。
烫伤恢复期需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鸡蛋、鱼肉、豆浆等优质蛋白不少于1.5g/kg体重。创面愈合后每日进行关节屈伸训练,使用维生素E乳按摩预防瘢痕增生。睡眠环境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使用电热毯等加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