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病程因人而异,轻症2-4周缓解,中重度需8-12周,慢性反复发作需长期管理。康复速度受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调整、基础疾病控制等因素影响。
1、急性期缓解:规范用药后2周内烧心症状可减轻50%-70%,推荐抑酸药物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保护黏膜。避免平卧进食、睡前3小时禁食。
2、黏膜修复期:4-8周内食管黏膜逐渐愈合,持续使用PPI类药物维持胃酸pH>4。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选择燕麦粥、蒸鱼、山药等低脂易消化食物。
3、复发预防期:症状控制后需2-3个月过渡治疗,逐步减少药物剂量。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cm,戒烟限酒,控制BMI<24。
4、伴随症状管理:反流性食管炎常合并嗳气、胸痛,可能与食管痉挛、胃排空延迟有关。建议餐后散步30分钟,避免紧身衣物压迫腹部。
5、长期监测:每年复查胃镜评估黏膜情况,Barrett食管患者需加强随访。焦虑情绪可能加重症状,正念呼吸训练可降低复发率。
病程中需保持高蛋白低脂饮食,每日摄入瘦肉100g、鸡蛋1个、脱脂牛奶300ml。有氧运动选择快走、游泳等非腹部加压项目,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睡眠质量监测发现夜间反流时,可临时加用H2受体阻滞剂法莫替丁。合并裂孔疝或药物治疗无效者需评估是否行胃底折叠术,术后仍需维持6-12个月抑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