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探诊后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观察出血情况、暂停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
1、口腔清洁: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或使用牙线,防止刺激探诊部位。24小时后建议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配合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减少细菌滋生。避免用力漱口导致血凝块脱落。
2、饮食调整:
术后2小时禁食禁饮,之后选择温凉流质或软食如粥、蒸蛋、土豆泥。忌食辛辣、酸性、坚硬食物如辣椒、柑橘、坚果,防止机械摩擦或化学刺激引发出血。
3、出血管理:
轻微渗血属正常现象,可用无菌棉球轻压止血。若持续出血超过12小时或出血量增大,可能提示凝血异常或感染,需及时联系避免反复吮吸或触碰创面。
4、活动限制:
当天避免跑步、游泳等剧烈运动,防止血压升高导致继发出血。建议保持头部抬高姿势睡眠,减少局部充血。吸烟饮酒会延缓愈合,至少暂停3天。
5、随访监测:
按医嘱每3-6个月复查牙周袋深度变化,必要时进行龈下刮治。日常使用牙缝刷清洁牙间隙,每年接受1-2次专业洁牙。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以促进组织修复。
术后恢复期建议增加维生素C和蛋白质摄入,如猕猴桃、牛奶等促进牙龈修复。可尝试用淡盐水含漱减轻肿胀,但避免过度频繁以免破坏口腔菌群平衡。若出现明显疼痛或脓性分泌物,提示可能发生感染性龈炎或牙周脓肿,需立即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或引流处理。长期护理需结合巴氏刷牙法和牙线使用,维持牙周探诊深度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