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骨关节炎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关节软骨保护剂、糖皮质激素、中药制剂等方式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通常由关节软骨磨损、年龄增长、肥胖、关节损伤、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药物可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症状,但长期使用需警惕胃肠道副作用。疼痛急性期建议短期规律用药,症状缓解后逐步减量。
2、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等适用于无法耐受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镇痛药不具抗炎作用但安全性较高,尤其适合合并消化道疾病者。中重度疼痛可考虑阿片类复方制剂,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用量。
3、关节软骨保护剂:
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能促进软骨基质合成。这类药物需连续服用3-6个月见效,可延缓关节间隙狭窄进程。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效果更显著,适合早中期患者。
4、糖皮质激素:
关节腔注射倍他米松、曲安奈德能快速控制滑膜炎。每年注射不超过3-4次,频繁使用可能加速软骨退化。适用于关节明显肿胀伴积液时,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5、中药制剂:
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等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中药复方如独活寄生汤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配合针灸效果更佳。使用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
日常建议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每周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多摄入深海鱼、坚果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疼痛发作时可局部热敷或冷敷,使用支具分散关节压力。若保守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评估关节置换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