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与鼻窦炎的严重程度需根据具体类型和并发症判断,两者均可从轻度炎症发展为严重病变。
1、急性鼻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鼻腔黏膜充血肿胀,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症状通常1-2周自愈,冷敷鼻部、生理盐水冲洗可缓解不适。
2、慢性鼻炎:
长期接触粉尘或过敏原引发持续性炎症,伴随嗅觉减退、头痛。远离过敏原、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可控制症状,严重者需鼻甲切除术。
3、过敏性鼻炎: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鼻痒、阵发性喷嚏,可能诱发哮喘。避免花粉接触、服用孟鲁司特钠可改善症状,脱敏治疗适用于顽固病例。
4、急性鼻窦炎:
鼻窦化脓性感染引起面部压痛、黄绿色脓涕,可能伴随发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鼻腔冲洗为主要治疗,并发眶周感染需内镜手术引流。
5、慢性鼻窦炎:
持续12周以上的炎症导致息肉形成、嗅觉丧失,与免疫功能异常相关。糖皮质激素喷鼻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无效时,需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
日常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周三次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过敏体质者定期清洗床上用品。鼻塞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视力改变、剧烈头痛需立即就诊,细菌性鼻窦炎未规范治疗可能引发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急性发作期避免游泳、潜水等增加鼻腔压力的活动,饮食中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