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剖腹产后可通过适度走动促进恢复,但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活动强度。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预防血栓、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粘连风险,但需避免过度劳累或伤口牵拉。

1、预防血栓:

术后卧床可能增加下肢静脉血栓风险。麻醉后6小时可开始床上踝泵运动,24小时后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尝试床边站立,逐步过渡到短距离行走。每日分次活动,每次5-10分钟为

2、促进排气:

剖腹产术中肠管受刺激易导致腹胀。术后24小时开始缓慢行走能加速肠道蠕动,配合腹部按摩效果更佳。建议餐后30分钟进行,避免空腹或饱腹状态下活动。

3、减少粘连:

轻柔活动可防止腹腔内组织异常黏连。采用"三阶梯"活动法:先翻身→再坐起→最后站立行走。使用收腹带固定伤口,行走时保持上身直立以减少腹部张力。

4、伤口恢复:

活动强度需与伤口愈合进度匹配。术后1周内避免提重物或上下楼梯,2周后根据复查结果调整运动量。出现伤口渗液、剧烈疼痛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

5、心理调节:

早期活动有助于缓解产后焦虑。可采取"陪伴行走"模式,由家属搀扶在病房走廊活动。同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日3次,每次5分钟。

剖腹产后的饮食应注重高蛋白如鱼肉、鸡蛋、高铁如动物肝脏、菠菜食物搭配,分5-6餐少量进食。术后2周可尝试凯格尔运动,从每日10次收缩开始逐步增加。保持伤口干燥清洁,使用医用疤痕贴预防增生。如出现发热、异常宫缩或头晕等症状需及时返院检查。

上一篇:雌激素低吃哪些药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