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裂伤指宫颈组织因机械性损伤或病理因素导致的黏膜或肌层断裂,可能由分娩创伤、器械操作、炎症感染、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病变等原因引起。
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通过宫颈时可能造成撕裂,尤其是急产、胎儿过大或胎位异常情况。轻度裂伤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深度裂伤需缝合修复,产后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感染。
宫腔镜检查、人工流产等医疗操作可能因器械牵拉导致宫颈损伤。操作后出现异常出血或腹痛需及时复查,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避免短期内重复操作。
慢性宫颈炎或性传播疾病可能使组织脆弱易裂。伴随白带异常或接触性出血时,需进行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治疗可选用保妇康栓、干扰素栓等药物控制炎症。
宫颈结构异常或胶原蛋白缺陷易引发无痛性扩张导致裂伤,常见于复发性流产患者。孕中期可通过宫颈环扎术预防,术后需限制活动并监测宫缩情况。
宫颈上皮内瘤变或癌症可能因组织脆性增加而自发裂伤。伴随不规则出血或排液时需活检明确性质,根据分期选择LEEP锥切术或根治性宫颈切除术。
日常需注意避免经期剧烈运动及频繁阴道冲洗,性行为时使用润滑剂减少摩擦损伤。建议30岁以上女性定期进行TCT联合HPV筛查,出现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妇科就诊。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增强盆底肌力量,饮食中增加维生素C和锌的摄入可促进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