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脚跟痛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外用药膏、肌肉松弛剂等方式缓解,可能与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运动损伤、肥胖、长期站立等因素有关。
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足跟部炎症反应。适用于急性疼痛发作期,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通过皮肤吸收减少全身副作用。每日涂抹2-3次,配合按摩促进药物渗透。
盐酸乙哌立松、氯唑沙宗可缓解足底筋膜痉挛性疼痛。这类药物适用于伴随小腿肌肉紧张的情况,使用期间需避免驾驶或精密操作。
超声波治疗、冲击波疗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医疗机构开展的体外冲击波治疗通常需3-5次疗程,每次间隔5-7天。
定制足弓垫、硅胶后跟杯可分散足底压力,矫正生物力学异常。选择硬度适中的矫形器具,每日佩戴时间从2小时逐步延长至全天。
日常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爬山、跳跃等动作。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适量食用三文鱼、乳制品。每晚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水中可加入5克粗盐帮助消炎。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晨僵超过30分钟,需排查强直性脊柱炎等全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