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坏疽可通过清创换药、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血管重建手术、截肢手术等方式治疗。糖尿病坏疽通常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细菌感染、创伤等因素引起。
定期清除坏死组织可促进创面愈合,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覆盖银离子敷料或藻酸盐敷料,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深度溃疡需配合负压吸引治疗,避免坏死组织堆积引发全身感染。
强化血糖管理是治疗基础,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注射,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动态血糖监测可及时发现血糖波动,餐后血糖需低于10mmol/L。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见使用头孢曲松、莫西沙星、万古霉素等广谱药物。严重感染需静脉给药2-4周,合并骨髓炎时延长疗程至6周以上。
下肢动脉闭塞患者需行血管造影评估,选择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改善血供。合并血栓时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再狭窄。
广泛坏死或败血症患者需行截肢术,根据缺血范围选择趾关节离断、经跖骨截肢或膝下截肢。术后残端护理需保持干燥清洁,安装假肢前进行肌力训练。
糖尿病坏疽患者需严格遵循低GI饮食,每日摄入粗粮200g、绿叶蔬菜500g,避免高糖水果。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游泳或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足部护理应每日检查皮肤、穿减压鞋袜,血糖监测记录三餐前后及睡前数值。出现新发溃疡或渗液增多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