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的传染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感染源、共用个人物品、环境传播、皮肤屏障受损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
与灰指甲患者皮肤直接接触是真菌传播的主要方式,尤其足部或手部接触感染区域时,红色毛癣菌等致病真菌易通过微小皮损侵入。家庭内握手、足部摩擦等行为可能增加风险。
共用指甲剪、拖鞋、毛巾等个人物品可残留致病真菌,特别是潮湿环境下真菌存活时间延长。健身房、泳池等公共场所的共用器械或地垫也可能成为传播媒介。
赤脚行走在公共浴室、更衣室等潮湿地面时,皮肤可能接触含有真菌孢子的环境污染物。真菌在25℃以上、湿度70%以上的环境中繁殖能力显著增强。
足部皲裂、甲周倒刺或外伤导致皮肤屏障破坏,为真菌创造入侵通道。糖尿病患者或长期穿不透气鞋袜者更易因局部微循环障碍诱发感染。
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时,机体对真菌的清除能力下降。此类人群感染后常表现为多指甲受累、治疗周期延长。
预防灰指甲需保持足部干燥通风,避免赤脚行走公共场所,定期消毒个人护理工具。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袜子,每日更换清洗并阳光暴晒。运动后及时清洁足部,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出现甲板增厚、变色等早期症状时,可使用联苯苄唑乳膏局部涂抹,严重者需口服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进行系统治疗。